在訪問開始前,Robert Wun 正在倫敦的工作室裏全情投入地工作着。他放下手中的事務,與我們分享他目前在設計道路上的一些想法。整個訪問過程中,他的臉上始終掛着微笑,大概只有真正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才能在繁忙的時尚產業中保持如此的放鬆與從容。Robert 在 2014 年畢業於倫敦時裝學院後,事業發展順利。他在 2022 年榮獲 ANDAM 時尚大獎,並在 Chanel 時裝部門總裁 Bruno Pavlovsky 的指導下,成為首位在巴黎高級訂製周亮相的香港設計師,同時獲得多項殊榮。
他談及自己對於 hero 的看法,這也是他設計哲學的重要一環,「我一直受到宮崎駿的影響,他曾在十年前的記者會中提到,西方的英雄多是男性角色,透過暴力拯救世界,而女性則經常是等待被救的對象。在宮崎駿的電影裏,英雄的定義則截然不同:他們不需要拯救人,反而用寬恕與愛來改變世界。在他眼中,女人也能成為真正的英雄,不需要被拯救。」這樣的理念深深吸引了他,也成為他作品中一個核心的價值觀。這種對於英雄的重新詮釋,不僅是他個人理念的表達,更加促使他的設計一直傳遞一種愛與理解,讓每個人都能在作品中找到共鳴,感受到那份包容與寬恕。
香港對我來說是個家,一個充滿記憶與情感的地方。在這個城市能夠看見無數的可能性,也目睹了許多的挑戰。
談到香港,Robert 巧妙地用「漩渦」來形容這座城市的動態與矛盾,「香港對我來說是個家,一個充滿記憶與情感的地方。在這個城市能夠看見無數的可能性,也目睹了許多的挑戰。這個城市像一個巨大的泡沫,短暫而充滿能量,但同時也有着深層的限制。城市的建築、資訊流通、娛樂產業,塑造了一個令人目不暇給的景象,但有時候也讓人變得狹隘,這如同一個泡沫,只要有人願意踏出舒適圈,去看看更廣闊的天地,香港的潛力就能被重新激發。」他鼓勵年輕一代,不要被城市的局限所困,要勇於探索與突破,因為只有如此,香港才能擁有更豐富的未來。
當說到創作的啟發與故事的力量時,Robert 特別提到他年輕時觀看 Beyoncé MTV 的震撼。當時,他只有17歲,看到這個簡單卻強烈的畫面:一個白色框架與兩位舞者,透過燈光與動態捕捉,創造出一段段充滿靈魂的影像。這個作品沒有華麗的剪輯,卻能傳達出深刻的情感與故事,讓他深受啟發,「這個回憶讓我明白,創意並不一定要用昂貴的資源來實現,而是要有一個清晰的故事與獨特的視角。你可以用簡單的元素創造出強大的力量,只要你有故事,故事會讓一切變得有意義。」因此,我們看到不論是他的時裝系列,抑或為一線國際明星打造的服裝造型,那簡單的外觀背後,都蘊藏着豐富的故事與理念,「我喜歡將我的想像放在天橋上,創造一個純粹而奢華的版本,然後讓它在紅地毯或明星演出中重生。每一次合作,都像是一個新生命的誕生,讓作品有了第二次的生命。沒有作品是完美的,即使是在展演的那一刻,我仍會想到可以做得更好。這是個永無止境的過程,但正是這樣的追求,讓我不斷成長與進步。」他也坦承,挑戰無處不在,例如模特兒的姿勢、化妝的細節,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瑣事,卻成為他不斷磨鍊的動力。
我喜歡將我的想像放在天橋上,創造一個純粹而奢華的版本,然後讓它在紅地毯或明星演出中重生。
作為一個亞洲設計師,Robert 坦言亦有面對文化偏見與刻板印象的經驗,「我自己在倫敦多年,常被放在『亞洲設計師』的框架中。我一直在努力做我喜歡的事,講我想傳達的故事,並非為了證明我是亞洲設計師,而是希望用作品打破偏見。潛力來自於打破界限,專注於作品本身。」他相信,未來的時尚界應該更包容、多元,不應該被國籍或文化所限制。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展現自己的文化與理念,讓設計成為一個跨越國界的語言。談到人工智能(AI),他持有較為理性的態度,「它可以提高效率,但永遠取代不了人類的生命故事與情感表達。真正的藝術,來自於創作者的生命經驗與內心的情感,它們才是作品最動人的核心。」未來,Robert 期待將品牌延伸到更多跨界領域,例如產品設計、餐飲、科技合作,讓品牌的故事能在不同空間中延續,形成一個更豐富、更完整的宇宙;而這份來自香港的創意火種,卻一直以熱情燃燒到每個人的心中。
Photography: Jack Chipper
On site producer: Jack S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