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 Motel 的故事,始於 Brussels 這座城市。這裡既是一個多元文化的交匯點,也是一個充滿實驗精神的地方,從過去與現在一直孕育無數的藝術家。Le Motel 猶如一個城市的聆聽者,耳朵裡裝滿了街頭的喧囂、古老的教堂鐘聲、夜色中低語的工廠機械聲。這些碎片化的聲響,成為他日後在創作中反覆探索的素材。他曾接受訪問時說過,自己遠赴過熱帶雨林,就是為了其濃密的自然聲響,每一段旅程,都是一次對真實的捕捉,也是對自我感知的重新定義。又如他今年推出了一個的音樂項目,名為「奇數」(Odd Numbers)。這個項目不僅僅是一張專輯,更是一段多媒體旅程,結合音樂、圖像和視頻,靈感來自 Le Motel 的越南之旅。

作為九十後的他,其作品一向將電子的冷峻與人文的溫度融合,務求讓聽眾在節奏中找到共鳴。在他與藝術家如 Clara!、Bryte、Logan 合作的作品中,這種融合尤為明顯。或許年輕,又或者是對音樂的追求,他並不拘泥於單一風格,擅長將不同的元素轉化為一種獨特的語言,既尊重原作的純粹,又賦予它新的生命,日前舉行的 CHANEL SS26 大展就是一個見證。
2024 年,Le Motel 迎來了職業生涯中的一個高峰。他與英國的 Grime 藝術家 Flowdan 合作,挑戰160bpm的 繁複結構,展現他對節奏的敏銳感知。同時,他為 Fabric 合作專輯創作的作品,也彰顯出他在前衛電子領域的底蘊。Le Motel 與 Matthieu Blazy 可謂識於微時,兩者對藝術的追求大概一致,二人早在 Bottega 年代已經有不少合作,例如為 2023 秋冬時裝展製作原聲,用風聲與火焰聲營造出沙漠的荒蕪與熱烈,又如在 2025 新春創意短片,混音孫燕姿演唱的《綠光》,在影片中將煙花的璀璨交相呼應,不斷探索不同媒介的可能性。
當他與 Matthieu Blazy 合作,與另一位音樂人 Michel Gaubert 創作背景音樂時,那種情感的共振更為強烈。Blazy 的設計語言嘗試將 CHANEL 的經典符號弱化,強調精緻工藝,以及當代美學情感,而 Le Motel 的音樂則像是一股賦有活力的力量,彼此將視覺與聽覺完美融合,讓觀眾進入專屬的星空宇宙。而當結尾播放起那首經典的《Rhythm Is A Dancer》,源自 SNAP! 在 1992 年發布的單曲,確實點燃了每一個在場人的心。歌詞中的 “passion” 與 “feel it in the air”,不僅是音樂的傳達,更像是一種情感的宣言,一種對生命熱烈擁抱的姿態。


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會想像得到 Le Motel 依然繼續用他的聲音探索世界,讓音樂成為一種語言,一種能穿透文化與空間的橋梁。
《Rhythm Is A Dancer》的歌詞仍然讓人印象深刻,“Oh, it’s a passion, Oh, you can feel it in the air” ,大概每個喜歡藝術與追求生活的人,本應都有這樣對生命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