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西裝業的黃金時代,邱復興師傅親歷行業的鼎盛。邱師傅出生於廣東惠州, 三歲時隨家人因戰亂逃難至香港。童年艱辛中,他於 14 歲結識在孤兒院工作的陳老師,受其啟蒙,對裁縫技藝產生濃厚興趣。1953 年,師傅正式拜師學徒,從基層起步,勤奮鑽研西裝製作的每道工序。戰後四五十年代,大批江浙移民南來香港,帶來精湛的海派工藝,適逢越戰大量美國水兵途徑此地,令本地西裝發展一日千里。師傅師承海派技藝,精通「重點推算法」的獨門技巧,讓西裝更貼合亞洲身形。他在 1960 至 1980 年代的尖沙咀工場立足,親歷行業繁榮。

2000 年後,邱復興師傅雖已不再正式執業,卻見西裝裁縫業後繼無人、瀕臨沒落,不忍此技藝就此失傳,故決意透過教學培養新人,傳承薪火。2010 年開始,他出任八屆上海縫業工會理事長,為同業爭取權益。2016 年他更自資出版首部以海派工藝為本的專著《沒有遺忘的工藝:手作西裝論述》。2021 年他出任香港長衫協會副會長,推動海派西服技藝列入非遺保育。師傅於 2025 年 2 月 16 日辭世,享年 90 歲,留下的不僅是精湛技藝,更有對文化傳承的執著遺志。邱師傅表示:「我教學多年,知道有些青年人的確有意做西裝裁縫,但苦無長遠和資歷得到承認的專業訓練,也缺乏實際扶助的誘因。希望此書能喚起社會有識之士及同道者關注及承續這珍貴的海派工藝瑰寶,更讓這工藝有正式的詳盡圖文記錄,讓初學者有書可循,按部就班實現傳承的志向。」


為紀念邱復興師傅的 70 載西裝傳奇,香港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JCCAC 舉辦《海派邱復興:洋服生涯七十載》,聚焦手工工藝與文化保育。展覽同期預告師傅遺作《手工西裝上衣完全手冊》,乃由師傅籌劃與專家團隊整理的工藝寶典。這本書是師傅晚年心血結晶,記錄他畢生技藝與文化視野,由知名設計師陳仲輝先生作主催和設計,並親自拍攝四百多幅本人示範製作西裝上衣的圖片;資深衣料專家及紡織業顧問陳恭敬先生撰寫有關西裝衣料的章節;長衫專家及翻譯專才李惠玲博士負責文字編輯及全書英譯。此次展覽除了展示邱師傅的畢生成就,更是對香港洋服文化的深刻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