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da 在今屆日本移動展車展,除了首次發佈電動車 Honda 0 α(Alpha)與 Super-ONE 等車款外,其中焦點產物莫過於概念電力驅動電單車 EV Outlier Concept。EV Outlier Concept 企劃由設計師堤裕也(Yuya Tsutsumi)統領開發,以「Precision of Intrinsic Design」為設計原則,強調電單車的外型必須與機能性完美契合。


作為本田企業對 2030 年電單車發展的新願景,對於 EV Outlier Concept,堤裕也旨在實現與現有電單車截然不同的「電動車專屬價值」,以及全新的騎乘體驗。為達成此目標,他確立了三大元素:Gliding(滑翔)、Ecstasy(興奮加速體驗)和 Low(低坐姿體驗)。
Gliding 模式在營造一種如履平地的駕駛感受,充分利用電動車獨有的平順動力輸出和靜謐性。無論加速、減速之間的過程以及轉彎性能都異常流暢,帶來如同滑翔般的靜態駕駛體驗;Ecstasy 則為駕駛者帶來令人興奮的騎乘體驗,這得益於摩打的獨有靈敏度、加速性能與巨大扭力,透過直接設置在前後車輪圈內的輪內摩打(In-Wheel Motor),來適應不同路況,將驅動力更直接地傳遞至路面,實現電動車獨有的騎行感受,猶如使騎手與車輛融為一體;最後的 Low 就是低坐姿,這項元素無疑定義了車款的流線型造型。除此之外,低坐姿也會顯著提升騎手的視覺感知,並獲得一定的加速感。

設計風格上,堤裕也讓 EV Outlier Concept 展現出一種輕盈流暢的視覺效果,光滑的表面配搭煙燻般的半透明車身,凸顯了車款的機械感表現。車身亦採用輕量金屬與塑料製作,其水平懸吊系統設置於車身下方,從而實現更低的騎乘坐姿體驗。

另外,把手中央配備簡潔易讀的數位儀表與攝影機後視鏡,營造簡潔外觀,而下方的螢幕也顯示出不同模式的設置、電機扭矩調節、路線圖與前後車軚運動等信息,設計頗具未來感。雖然此企劃目前仍非作量產車型,但已顯示出 Honda 發展未來電單車領域的雄厚野心。

「基於多年摩托車設計經驗,早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比例美學理論。而EV Outlier概念車則刻意打破了這項傳統。我們反覆驗證軸距和車身高度的平衡,探索新的比例,以凸顯電動車的獨特魅力。」EV Outlier Concept 設計師堤裕也

Image Courtesy of Hond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