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九龍飯館 :黃大仙最受關注的懷舊粵菜米芝蓮新入選
前身為文苑飯莊的九龍飯館,以懷舊粵菜為本,經過重裝與改名後再次出發。餐廳主打鑊氣小炒、時令海鮮與煲仔小菜,菜式保留傳統粵菜風味。米芝蓮指南特別推介梨木煙熏熟成乳鴿皇,以五天乾式熟成後再以梨木煙熏,皮脆肉嫩、油香飽滿。每天限量的雞蛋焗魚腸帶有焦香,味道回甘,是店內另一亮點。
地址:黃大仙竹園道 55號天馬苑商場 2 樓
2 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置地廣場高級法國菜重返米芝蓮推介
屢奪米芝蓮三星的 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 今年於置地廣場以全新姿態回歸,用餐空間保留紅黑主調設計,並加入更寬敞的開放式廚房與長吧檯。行政總廚 Julien Tongourian 帶領團隊延續品牌精髓,聚焦一系列經典菜式,如魚子醬及蟹肉配龍蝦果凍、螯蝦雲吞伴黑松露,以及慢煮頂級牛肉配鴨肝與陳年缽酒汁。無論是麵包籃、小食或甜點,細節仍然嚴謹,展現殿堂級法國料理的穩定質素。
地址:中環皇后大道中 15 號置地廣場中庭 4 樓
3 La Volta:銅鑼灣人氣手工意粉店
由大廚 Roland Schuller 主理的 La Volta 自 8 月開業以來人氣不斷上升,今次更成功打入米芝蓮名單。餐廳以意大利鄉村風情為主調,每日自家製作意粉,包括結他麵、雲吞、雞冠麵、薯粉糰等,再以自煮的魚湯、蜆湯或蝦湯作基底提升鮮味。Pappardelle alla Genovese 的慢燉牛肉醬濃郁而細緻。近期亦引入意大利各地的白松露,按克出售,吸引不少食客慕名前來。
地址:銅鑼灣蘭芳道 9 號地舖
4 Roucou:全港首間「芝士 Omakase」
芝士愛好者一定要 bookmark 的新店!Roucou 是全港首間以芝士為主題的廚師發辦,由法籍芝士專家 Jeremy Evrard 創立,餐廳搜羅世界各地的傳統手工芝士,並由法國及日本主廚以 12 道菜演繹芝士與料理的搭配,按芝士的最佳熟成時機入饌,味道層次多變,自家製酸種麵包亦是另一亮點。週末亦提供早午餐,包括磨菇粗管麵配 Beaufort Cheese、溫泉蛋配 Ossau–Iraty Cheese 等,是芝士愛好者不能錯過的新店。
地址:中環鴨巴甸街 28 號地舖
5 Siaw:尖沙咀人氣泰國菜米芝蓮新入選
由泰籍主廚 Art Sinlaparkorn 主理的 Siaw,泰文解作「朋友」,開業不久已成為尖沙咀熱門泰菜。餐廳主張輕鬆友好的用餐氛圍,菜式保持地道泰國風味兼有足夠「鑊氣」。米芝蓮指南特別推薦泰式肉碎煎蛋飯,無論是豬肉還是和牛版本,四種辣椒加金不換和蒜頭爆炒,香辣惹味。泰式煎椰汁糕以即點即做的方式呈上,椰香濃郁、底部焦脆,是非常街頭卻極度吸引的小食,令人一試難忘!
地址:尖沙咀赫德道 8 號地舖
6 Té Bo:鰂魚涌亞洲融合摩登料理
位於鰂魚涌的 Té Bo 由主廚 Sebastian Lorenzi 主理,他擁有瑞士與菲律賓血統,並曾於 Robuchon 和 Dinner by Heston Blumenthal 等名店工作。Té Bo 主張以歐洲烹飪技法結合亞洲味道,代表作牛小排意式餃子以牛肉與黑松露馬鈴薯兩種餡料呈現對比,非常具特色。侍酒師會按季節菜單設計餐酒配搭,讓整體體驗更完整。餐廳曾短暫停業,數月前重開後人氣急升,今次入選亦算是實至名歸。
地址:鰂魚涌英皇道 979 號太古坊二座 2 樓
7 Uncle Quek:中環創意新加坡菜的米芝蓮新焦點
Uncle Quek 是米芝蓮一星餐廳 Whey 的副線,由新加坡主廚 Barry Quek 以童年味道作藍本創作。餐廳設計簡潔,菜式富創意之餘亦保留東南亞的濃烈香氣。最受歡迎的龍蝦叻沙以蝦膏、鮮蝦、椰漿和香料調配出濃郁湯底,香味充盈。另一道「一口麥皮炸雞」則取材自新加坡經典小食麥皮蝦,口感酥脆且富香料層次,是一道簡單卻令人印象深刻的小食。
地址:中環擺花街 8 號 6 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