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民興昌於 1898 年成立,由做洋服的亞民和賣洋雜貨的興昌兩間店合併而成,最初在皇后大道中 54 號開店,後來被渣甸洋行大班 Hugh Barton 邀請進駐文華東方酒店商場,一做便做足 59 年,3 年前搬到毗鄰的東亞銀行大廈繼續營業。潘先生訪問前決定換上紅色領帶,笑言這樣會看來精神一點。他和另外兩位同事在亞民興昌打滾 70 年,大家從學徒做到師傅,對西裝細節特別講究,「今天的工藝可能已經今非昔比,以前做衫是為了靚,現在是為了快。」潘經理慨嘆起來,但又深明世代轉變。一些本地和國外老顧客介紹自己兒子來光顧,一代傳一代。確實訂製西裝是為了追求生活品質的紳士而誕生,人手縫製的工藝理應值得好好傳承。潘經理直認工匠後繼無人,一眾年輕人都不願花時間做「苦差」,看化過後唯有專心工作,做得一天得一天是目前宗旨。
Sewn with history
事實上亞民興昌可說是香港洋服及相關產品種類最為齊全的洋服店,除了想像得到度身訂造black tie 西裝,還有 white tie 和 grey tie 等服務供應,店內亦有售賣領呔、煲呔、袋巾、領巾和袖口鈕等配飾,所謂的 full gear 莫過於此,「我們興盛的時候在文華有兩間舖,擁有 30 幾位裁縫師傅,李嘉誠、歷任港督以及美國總統 Richard Nixon 等等都光顧過亞民興昌。還記得回歸前的兩、三年,很多熟客紛紛訂西裝去移民,可說熱鬧非凡。」說到此際,剛巧有顧客來到店內拿西裝,與潘經理打招呼,可見熟客仍在,他卻跟筆者說:「我們在這裏(東亞銀行大廈)做了 3 年,年底滿約,我想會續約吧!」雖然香港裁縫店隨年月陸續倒閉,不過潘經理對亞民興昌的質素滿有自信,出品的西裝可以耐用 10 多年,「訂製西裝不能與成衣比較,我們是根據客人實際身型去打造服裝,多數選用 Scabal 和 Holland & Sherry 等英國布料,近年有些客人喜歡 Loro Piana 這些意大利布料,但英國料始終厚身一點,會『襟』一點。經驗老到的裁縫會為客人進行度身和試身。堅守袖口與領短都要見白半吋,亦會採用英式裁縫技術『全縫』(Full-Canvas),於西裝面布及裡布內加一層 canvas,效果更挺身。」西裝如同戰衣,穿起來就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讓每個男士挺起胸膛面對生活的大小時刻。

Photography Siu Keung
製作一套西裝殊不簡單,在一家公司打足 70 年工更令人難以置信,與潘經理聊天可以感受他對世事無常擁有淡然心態。數年前他在工場受傷導致左眼失明,料不到自己依舊醉心裁縫事業,「我想過退休,但最後還是決定繼續工作;沒有工作,其實都不知道可以做甚麼。」裁縫工作一直都是他生活的支點,他分享了昔日的黑白照,無論是 15 歲時在店門前拍攝的個人照,到跟同事們一起登山的生活照,整個人生幾乎與亞民興昌緊密聯繫起來,像針與線的關係,一縫就縫上數十載,令人動容。傳統裁縫工業講求師徒傳承,而我們亦但願這行業能夠延續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