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September 2025

Hong Kong Sartorial:專訪馳名中外洋服店詩閣 Ascot Chang 第 3 代傳人張奕庭

由度身訂造襯衣起家的 Ascot Chang,中文名字原本是「新星」,銳意大放光芒;在香港屹立大半世紀,如今已根據譯音改為「詩閣」。從本地名人到荷里活明星紛紛是其座上客,成為首屈一指的男士定制服裝專門店。作為第 3 代傳人的 Justin Chang (張奕庭)有感世代交替,滿足顧客需求之外,更決心將彌足珍貴的裁縫工藝傳承下去,確保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除了香港,蜚聲國際的 Ascot Chang 在美國紐約、菲律賓馬尼拉以及內地都設有分店,訪問當天走進置地太子專門店,眼前看到極有 pop art 色彩的品牌商標刻在木板上,與室內奢華的格調形成鮮明對比。Ascot Chang 正式成立於 1953 年,原址坐落於尖沙咀金巴利道,第一代創辦人張子斌先生當年因為上海解放而乘船離滬來港,將「紅幫」技藝發揚光大。「傳承」是 Ascot Chang 多年來的致勝之道,Justin 深諳此道理,「我兩歲前在美國生活,因為爸爸(張宗琪 Tony Chang)當時於紐約擴展業務,後來大學亦在美國修讀時裝管理,偶爾到店舖幫忙一下;畢業不久直接當全職,從基本功學起,由舖面銷售、幫人量身、與老師傅溝通……不斷的學習和吸收,慢慢明白訂製西裝的魅力。工藝有它的傳承,經營亦然。我的爸爸同樣由低做起,這才能真正徹底知道一套 bespoke 西裝的每項工序,如何由一針一線到穿在顧客身上,一切都是如斯一絲不苟。」

Sewing through time

追溯至上世紀 40、50 年代的上海,當時受西裝聞名的倫敦 Savile Row 和只做襯衫的 Jermyn Street 兩個「派系」影響,這群離開十里洋場選擇到香港謀生的裁縫之中,大概只有 Ascot Chang 一家只攻襯衫,80 年代末為了迎合市場才有西裝設計,Justin 補充說:「我們的訂製襯衫服務需要超過 20 小時,當中至少有 20 道工序,例如精準對齊的布紋和對稱設計,還有領型與袖型的手工定型,每件針數超過 2,500 針和使用每英吋 22 針的單針縫製技術等等。還有一個要點,採用 100 支以上雙股紗的優質衣料會以手工縫製,縫合更容易控制外,袖子、腰身和邊緣會更加平滑,需要裁縫師傅日月累積而來的經驗。」說罷,Justin 向筆者翻開店內的布料檔案簿子,發現衣料均來自世界各地的頂級衣料商,例如 Ermenegildo Zegna、Loro Piana、Thomas Mason、Alumo和 Albini 等等,他滿有信心的表示:「我們一般使用意大利布料,相對較為輕盈,適合香港潮濕的天氣。我們亦會為客人給予布料的意見,多數在丈量後與他們從 5,000 種衣料、30 種縫線顏色、20  款領口與袖口設計找出 perfrct match;畢竟西裝能夠反映一個人的靈魂,自然有責任透過細節反映穿者的個性。」

Heritage and art

除此之外,Ascot Chang 還會為每位顧客的量身數據和紙型建立專屬的檔案庫,中外的明星名人相關資料如 George W. Bush、Leonardo DiCaprio(李安納度)、劉德華、郭富城等等都儲存於紅磡的工廠內,「傳承亦講求品牌與顧客的關係,為了力臻完美,我們會記錄客人的體型變化和需求,甚至保存用剩的布料。我希望延續西裝的魅力,隨着社交媒體的發展,很多男士對西裝文化有了更多關注和了解,我們總不能一成不變,所以近年發展出成衣系列,提供獵裝、Polo 衫及短版外套等等,例如 2018 年推出的雙面羊絨大衣,採用意大利料廠 Carlo Barbera 的 100%羊絨面料,富有光澤,反應十分不俗。」作為香港西裝品牌老字號,Justin 自言是一個幸運的人,從小已經認識很多老裁縫,他們對工作的熱誠讓他更落力經營品牌,「他們有些日漸年邁,但每天依然用心工作,我怎可以放棄?唯有致力用不同方式宣傳品牌,或是與新的西裝品牌合作,傳揚西裝文化,吸引年輕人入行。每一個年代都有它的艱難之處,但穿起一套稱身的西裝就像盔甲一樣令你奮勇向前。」

值得一提的是,Justin 近日與喻為亞洲最前列的古典管弦樂團之一的香港管弦樂團(港樂)合作,為團隊三位重要人士度身訂造獨一無二的西裝,讓他們在舞台上大放異采;其中一位正是參與《GQ》Hong Kong 拍攝的小提琴家王敬。這次合作不僅展現雙方單位的藝術水準,也突顯了香港充滿活力的時尚氛圍,進一步鞏固了這座城市在音樂與時尚領域的卓越聲譽。

Photography Siu K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