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常春藤聯盟 Ivy League ?
在男士時尚世界,風格不只是衣物搭配,更是承載歷史、文化、教育與社會變化的象徵。其中,戰後的 Ivy Style 深入人心,後期更因石津祥介遠赴美國,拍攝常春藤聯盟(Ivy League)大學生的造型,結集成相冊《TAKE IVY》,將這一風格傳到亞洲。常春藤聯盟指美國八所名校,包括耶魯大學、哈佛大學、布朗大學、達特茅斯學院等。當時校園內的年輕知識分子身著低調優雅的男士服裝與運動裝,營造出朝氣蓬勃的日常休閒穿搭,其核心單品包括牛津紡恤衫、卡其褲、斜紋布褲、樂福鞋,像 Brooks Brothers、J.Press 等都是當中極具代表性的品牌。

與 Ivy Style 同為美國標誌性傳統造型的 Preppy Style 也不容忽視,相比常春藤聯盟風格,Preppy Style 更顯年輕與活力,主要服裝項目包括 Polo 恤、欖球衫、運動衛衣、短褲、帆布鞋等,並喜愛以條紋、格紋圖案點綴。然而,在文化層面,Preppy Style 帶有富裕與社交的態度象徵。1980 年代的《The Official Preppy Handbook》將其推向高峰,如 Ralph Lauren、Tommy Hilfiger 等品牌均定義了這一風格。
多年來 Ivy Style 雖然在時尚世界中會被不同風格所取代並一度淡出,例如早年的 Outdoor 戶外風、機能風、Y2K 風、Blokecore 球衣風等等,但事實上,Ivy Style 每隔 10 多年便會重返潮流軌道,這堪稱永恆的美式風格依舊在不少人心目中是不可取代的,當中尤其在日本,多年來當地各雜誌、媒體、古著店依然在延續、傳承 Ivy Style 的力量,鞏固一眾忠實支持者的需要。
黑人 Black Ivy 造型的崛起
Ivy Style 以外,另一股力量 Black Ivy 近兩年悄悄崛起。這是 1950 至 1970 年代黑人社區對 Ivy Style 的重新詮釋。起源於黑人民權運動、爵士樂圈及黑人常春藤大學,但 Black Ivy 絕非模仿,而是顛覆。著名黑人音樂家 Miles Davis 與作家 James Baldwin 將白人風格視為追求平等的抗議方式。Black Ivy 保留牛津紡恤衫、卡其褲、斜紋布褲、樂福鞋等單品,但融入黑人元素,例如鮮艷配件或爵士風小物;在哲學層面,更是一種挑戰種族偏見的無形對抗。2021 年出版的書籍《Black Ivy: A Revolt in Style》詳盡記錄了這場服裝革命。




近年,Black Ivy 浪潮四處滲透時裝界,但當今 Black Ivy 已不再僅為爭取權益,而是聚焦於時尚元素的美感表達。這當中必須歸功於 Ralph Lauren,品牌近年將目光轉向 Black Ivy,重新演繹傳統黑人大學(HBCUs)的氛圍。
2022 年,Ralph Lauren 推出「Polo Ralph Lauren Exclusively for Morehouse and Spelman Colleges Collection」,這是品牌首次以全黑人創意團隊和模特陣容打造的系列,靈感源自 1920 至 1950 年代 Morehouse 與 Spelman 兩所著名黑人大學。來到本年,Ralph Lauren 進一步探索 Black Ivy 文化,推出以黑人度假勝地瑪莎葡萄園島 Oak Bluffs 為靈感的系列,注入 HBCUs 的常春藤風格與黑人中上階層的夏日休閒服飾,如麻質西裝、鮮艷針織服及航海主題單品,頌揚美國黑人文化的豐富性。



Black Ivy 滲透時裝界全因 Pharrell Williams?
放眼在奢華時尚品牌中,也必須大力致敬 Pharrell Williams。向來他在音樂、時裝與創作上也積極推廣文化多樣性。回顧今年 Met Gala,作為共同主席的 Pharrell Williams 就決定以「Black Dandyism」為靈感,其展覽《Superfine: Tailoring Black Style》更呈現出 19 世紀至今的黑人風格演變。他表示靈感源自黑人勞工階級男士,並延續至 Louis Vuitton,強調黑人優雅面向,最具焦點當然是正裝服飾,這與 Black Ivy 重返時裝界高度呼應。

回憶 Pharrell Williams 還未上任 Louis Vuitton 創意總監,多年來他已經鍾愛將美式經典元素注入作品中,最為人熟悉的當然是牛仔服與工人服,然而他成為 Louis Vuitton 領軍人物後,便致力移植美式元素到他的創作中。不過最毫不掩飾的創作,當屬 2026 秋冬膠囊系列,Pharrell 將常春藤學府元素無條件植入衣物,打造學院風與美式運動風男裝,融入條紋、格紋及大學旗幟細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LV Club Flags 刺繡牛仔外套,巧妙將標誌性工裝元素融入系列,為優雅學院風增添型格工裝風格。




CELINE、Dior 也加入常春藤聯盟
除了 Ralph Lauren 與 Pharrell Williams 致力推動常春藤風格外,同樣地,現執掌 Dior 的 Jonathan Anderson 將 Ivy Style 詮釋得出神入化,完美融合法式浪漫與美式常春藤元素,設計出條紋恤衫、針織上衣、變奏軍褲、西裝、斜紋布褲、洗水牛仔褸及牛仔褲等系列。本季的斜紋領帶尤為突出,重新定義男士正裝風格。Jonathan Anderson 的美式精神並非首次展現,最親民且顯而易見的系列,當屬與 Uniqlo 的合作。






另外,大家有否記起上年 Zendaya 與 Josh O’Connor 在電影《Challengers》穿上的 Loewe「I Told Ya」T 恤,當時 Jonathan Anderson 還在執掌 Loewe,靈感來自 John Kennedy Jr. 的街頭風格,T 恤上的「I Told Ya」標語,呼應父親 JFK 於 1961 年選舉勝利時的紀念徽章,上面寫著「I TOLD YOU SO」(我早就告訴過你),象徵擊敗 Richard Nixon 的時刻,由此可見,Jonathan Anderson 也相當了解美國文化。


而 CELINE 新任創意總監 Michael Rider 上月在巴黎發表的 2026 春夏系列新作中,亦流露其曾在 Polo Ralph Lauren 擔任創意總監、作為 Ralph Lauren 先生重臣的思維,如今來到 CELINE,他再承襲擅長的美式常春藤設計基因,推出散發 Ivy Style 氣息的西裝外套、恤衫、針織衫、軍服與牛仔褲等單品,將品牌昇華至全新高度。




Ivy Style 代表人物——甘迺迪父子
撇除時裝世界,如要在現實中挑選一位 Ivy Style 的代表人物,無庸置疑,第 35 任美國總統 John F. Kennedy 可謂佼佼者,其男生風格深入人心,尤其是他穿用帆布鞋的造型。近日 J. Crew 與 Vans 更無預警下推出聯名系列,這一舉動足夠表明 Ivy Style 回歸的跡象,皆因 J. Crew 這個自 1983 年創立的美國品牌,是將常春藤風格推向大眾的關鍵單位,80 年代的定位是提供高品質、價格親民的美式服裝。品牌從一開始就深受常春藤風格啟發,其經典單品 Barn Jacket 、牛津紡恤衫和斜布褲,直接對應常春藤風格的核心元素。
另外,他兒子 John F. Kennedy Jr. 與 Carolyn Bessette 這對時尚情侶更在 90 年代親身演繹何謂學院風造型也定必承傳了父親的瀟灑基因。近日,以他們為主軸的新劇《美國愛情故事》(American Love Story)開拍,相信將帶來話題度,Timex 也與 Dimepiece 復刻了「小甘迺迪」最愛的腕錶 Intrepid,世界再掀起美式熱潮,指日可待吧!




究竟誰是下一個 Ralph Lauren?
無疑,從歷史層面看,Ivy Style、Preppy Style 與 Black Ivy 均屬於美國經典風格的宏觀體系,Ralph Lauren 幾乎已成為這一文化的代名詞。如今,在各大品牌不斷演變與創作下,許多時裝迷不禁提出一個問題。
服裝界,誰將會是下一個 Ralph Lauren?
然而,在 Ralph Lauren 這 58 年間,確實無人能真正取代他的地位,因他早已定義了一個時代、一種風格,更創造了一個美國夢想世界。這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其影響力已超越時尚界,滲透至美國文化的各個層面,啟發了無數設計師的理念。
環顧當下,Aime Leon Dore、KITH、NOAH、BODE、AMIRI、Fear of God 等一眾設計師均取材自 Ivy Style 最具人氣的年代,其懷舊氛圍演繹得極具質感也是基本原則。然而,這些品牌尚未達到 Ralph Lauren 的普及性,感覺上仍然是散發出自成一格的獨特氣質。這或許與它們的發展方向有關,或因缺乏廣泛的零售網絡,抑或尚未建立能滿足不同價格與需求的產品線,因而帶來小眾感。










那麼,真正能成為「下一個 Ralph Lauren」的,會是 Jerry Lorenzo 統領的 Fear of God 嗎?雖然 Fear of God 與 Ralph Lauren 在外觀上呈現截然不同的風格——前者偏向街頭與運動風,但無疑在過去十多年間,Fear of God 已從潮流品牌蛻變為全面的時尚帝國。其副線 Essentials 以親民的價格、舒適的剪裁與永恆的設計集於一身,其橡膠字樣猶如 Polo Ralph Lauren 的馬球刺繡,可融入任何單品;Fear of God Athletics 則由 adidas 支持,專注運動領域,進一步擴大市場佔有率;主線 Fear of God 更將美式西裝昇華為時尚表演舞台,今年 Met Gala 便是最佳例證,彰顯了 Jerry Lorenzo 作為當今 Black Ivy 風潮幕後推手的成就。

縱然 Fear of God 尚未如 Ralph Lauren 般成為美國乃至全球家喻戶曉的品牌,但其持續擴張已證明其不容輕視。Jerry Lorenzo 的每一步棋並非簡單複製 Ralph Lauren,而是在打造全新的美國現代風格,Fear of God 兼具普及性與獨特性,成功捕捉當代消費者的需求,並以創新方式延續 Ralph Lauren 的成功方程式。

成為「下一個 Ralph Lauren」只是大眾賦予的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