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輪聖殿 LS Concept
前名為東京車展(Tokyo Motor Show)的日本移動展(Japan Mobility Show)剛圓滿閉幕,今屆各日系車廠火力全開,把目前自家的最新科技和最天馬行空的未來概念都放上這車展舞台,當中自然包括 Toyota 旗下的豪華車品牌 Lexus。在展場上,三款同樣冠以 LS 之名的概念車並排而立,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設計語言。這三款概念車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從六輪的移動客廳、跨界的斜背跑旅,再到都市單人膠囊,幾乎覆蓋了所有移動場景。
三款概念車中,擁有奇異的六輪設計之 LS Concept 無疑是展場上最矚目的存在。六輪設計不僅是外觀上的震撼,更是實用性的革新——前面兩輪沿用傳統 MPV 尺寸,但後方的四輪則革命性地縮小,此舉最大好處是減少了後輪對後座乘坐空間的侵佔,令後車廂更像一個平地台的大客廳,而且亦提供了更好的穩定性和舒適性。



走進車內,你會頓時忘了這是一輛車,因為它看來更像是一個移動的奢華商務空間。它採用三排六座布局,中排的座椅除了可變身為類似商務艙的躺椅,還可以 180 度旋轉面向後座,方便在車上進行四人會議。
這款車完全摒棄了傳統汽車的設計框架,沒有引擎蓋,沒有後視鏡,取而代之的是全 LED 燈帶和滑動門。材料選擇上,Lexus 放棄了豪華商務車一般會採用的閃閃發光鍍鉻,反而選擇了充滿日式禪意的竹材、木材和柔和的环境照明,營造出完全日系的寧靜氛圍。 這正是東方豪華哲學的體現——豪華不該是張揚,而是內心的雅靜。


都市單人膠囊 LS Micro Concept
在擁擠的都市中,豪華的定義再次被顛覆。LS Micro Concept 這款單座、三輪的自動駕駛車輛,可能是三款概念車中最激進的,也最反映了未來現實需求的設計。它的設計理念是「最後一英里」的豪華體驗——想像一下,當你從六輪的 LS Concept 主車下來,換乘這款微型車輛前往狹窄的街區目的地,整個過程無縫銜接。它就像在科幻電影中,從四輪裝甲蝙蝠車中分體出來的單座蝙蝠電單車,成為了個人移動的終極武器。


從外觀上看,這款車扁長和方正的形狀就像一個手提公事包,但最神奇在於當你走入車廂內一看,那空間絕非像傳統三輪車般狹窄,反而壓根兒就像把 Lexus 豪華商務車的後座「獨立打包」再重現在 LS Micro Concept 上。這有賴於未來的自動駕駛系統,讓車廂內一切有關駕駛的設備都一一剔除,換來純粹享受乘坐的皇帝座位。
儘管這車體積小巧,但材料與做工依然秉承 Lexus 的豪華標準。車窗帶有百葉簾式設計,保障了隱私。車門開啟的方式如同珠寶盒般精緻,展現出內裝的木質工藝。這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息:豪華不一定與尺寸成正比,而是與體驗的品質相關。




雙重性格 LS Coupe Concept
如果說 LS Concept 代表着純粹的移動舒適,那麼 LS Coupe Concept 則展現了 Lexus 對性能與豪華結合的思考。這款車巧妙地融合了轎跑的優雅線條與 SUV 的實用性,其外觀設計既有經典 Coupe 的流線型輪廓,又融入了高離地間隙和粗壯的輪拱,創造出一種全新的跨界美感。而且,也正因為這車的實用性,讓 LS Coupe Concept 成為了三款概念車中最大機會成為量產面世的一部。




車門設計採用了對開的「自殺式」車門,靈感來自 Rolls-Royce,不僅提升了上下車的便利性,更增添了豪華感。車內則呈現出一種「雙重性格」——駕駛區採用深綠色調,專注而簡潔;乘客區則為米色,溫馨而放鬆。 這種色彩哲學明確區分了駕駛與乘坐的不同體驗。
最巧妙的設計在於車尾,尾廂採用的不是傳統的掀背門,而是一個可向下滑動並延伸出木質平台的創新系統,瞬間將車輛變身為一個移動的茶室或野餐場所。



未來的移動哲學
Lexus 透過這三款概念車,展示了一種系統性的未來移動解決方案。這裏面包含着一個清晰的層次:最巨大的 LS Concept 是移動的基地,負責長距離舒適移動;中型的 LS Coupe Concept 是個人享樂或家庭出行的好拍檔,平衡駕駛樂趣與實用性;而最小巧的 LS Micro Concept 則解決了都市最後一英里的難題,也成為了個人的移動行宮。這種系統性思維,超越了汽車製造商傳統的角色定位,預示著 Lexus 未來將作為綜合移動服務提供者的轉型方向。
另外,從這三款概念車中,我們也可以一窺 Lexus 這品牌對豪華的獨特理解。那是一種內向的、注重內心感受的豪華觀。無論是 LS Concept 的「聖殿」、LS Coupe Concept 的「雙重性」,還是 LS Micro Concept 的「本質」,這些都反映了 Lexus 對豪華體驗的理解:它應該是個性化的、有深度的、觸動心靈的。在豪華車的觀念上,Lexus 不追求權威感的展現,而是強調空間帶來的內心平靜與專注。這種造車哲學,有趣地與歐洲豪華品牌形成極鮮明的對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