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September 2025

2025 年香港雞尾酒吧推薦|精選11間不容錯過的人氣酒吧

香港作為一座不夜城,酒吧文化彰顯著其多元文化、創意活力以及國際氛圍。以下《GQ HONG KONG》為大家精選香港最值得一去的酒吧。

Bar Leone

Bar Leone 榮膺 2024 年亞洲最佳酒吧第一名和全球 50 佳酒吧第二名,一直秉持著「始終如一、快捷美味」的酒吧本真的精神。業界傳奇人物 Lorenzo Antinori 以 「Cocktail Popolari」為理念,以懷舊與精準的調酒技藝致敬家鄉羅馬的傳統街區酒吧。室內空間設計時尚簡約,每個元素都彰顯著意式審美與精湛技藝。搭配一杯 「Leone Martini」 或 「Yuzu Negroni」,再配上一份美味的意式香腸三文治,彷彿置身於羅馬街頭。 Bar Leone 氛圍輕鬆愜意,細節之處卻又令​​人著迷,傳遞的並非華麗的視覺效果,而是靈魂的昇華。

地址:中環必列者士街11-15號地舖

Coa

如果龍舌蘭是一種宗教,那麼 COA 就是它的聖壇。坐擁香港最豐富的梅茲卡爾酒和龍舌蘭酒選擇(長達41頁的酒單),絕對是墨西哥烈酒文化在港的聖地。他們的招牌酒「La Paloma de Oaxaca」,以濃郁的西柚和煙熏味的梅茲卡爾酒為基底,帶來濃鬱的西柚風味。另外,亦可嘗試採用 COA 團隊精心挑選的當季食材調製而成的雞尾酒,每週更新的雞尾酒餐單,定能讓你耳目一新。作為首家三度榮膺「亞洲50佳酒吧」榜首的酒吧,COA 的傳奇故事與它的龍舌蘭酒一樣,充滿著大膽的氣息。

地址:中環善慶街6-10號華善樓地舖

Gokan

Gokan 坐落在一座歷史悠久的 19 世紀冰品貿易建築內,秉承日式傳統的五感哲學以及「五大」烹飪原則。每個元素——雞尾酒、美食、音樂、氛圍和服務——都精心考量。創辦人 Shingo Gokan 推薦的「Rebujito」是一款被低估的雞尾酒,以乾雪利酒、自製番石榴蘇打、蘇打水和少許金盞花調製而成,為食客帶來甜而不膩的清爽口感。

地址:中環雪廠街30號地舖

Kinsman

這家屢獲殊榮的粵式酒吧,以寫給香港的情書為主題,將數百年的文化融入杯中,其雞尾酒靈感源自祖傳食材、傳統烹飪儀式和創辦人的兒時記憶。酒吧全新推出的酒單《A Tale of Hongkongers》以十款雞尾酒致敬五個原住民社群,每款都經過精心演繹,別具一格。另外,他們的招牌雞尾酒「Ode to Moiyan」同樣不容錯過,這是一款以玫瑰和紅豆腐為基調的混合酒,模仿了紅燒豬蹄的風味。 Kinsman 的懷舊室內裝潢靈感來自王家衛的《花樣年華》,並配有精心挑選的美食菜單,帶給你回味無窮的體驗。

地址:中環蘇豪卑利街65-65A號地舖

The Old Man

The Old Man 將文學轉化為精湛的調酒工藝。其酒單致敬了 Ernest Hemingway 的作品及其眾多化身,酒品則致敬了他兼具才華與勇氣的傳奇人生。招牌雞尾酒「Papa Doble-Clear」以雙份冧酒,加上西柚和墨西哥辣椒調製而成;「For Whom the Bell Tolls」,則以濃鬱的巴他雅冧酒和焦糖牛油冧酒調製而成。酒吧內裝飾著蠟染壁紙,金色線條的餐桌,以及一幅海明威的瓷磚肖像,與其說是酒吧,不如說這是小說家的客廳。

地址:中環蘇豪鴨巴甸街37至39號低層地下

Argo

Argo 以60年代美國卡通 《​​Jason and the Argonauts》為靈感而命名,是四季酒店旗下的雞尾酒吧。Argo 採用以人工智能蒸餾的琴酒和分子陳釀威士忌,探索奢華與創新。獨創的 Argo 馬天尼與菠蘿 highball 帶來醇厚而輕盈的口感。落地玻璃窗將維多利亞港的天際線盡收眼底,溫室般的室內空間營造出靜謐的宏偉氛圍,猶如希臘神話與奢華科幻交織。

地址:中環金融街8號

The Aubrey

The Aubrey 坐落於文華東方酒店 25 樓,以「Kaizen」(日式精益求精的藝術)為賓客帶來層層遞進的體驗。在此,被遺忘的經典調酒如「Glory Gimlet」和「Noble Man」重獲新生,每一款都細緻地以燒酎、茶與香料重新詮釋。金色印花窗簾後,天際線的壯麗景色一覽無遺,英式魅力與日式風格的室內裝潢交相輝映,氛圍在精緻與俏皮之間自如流轉。酒吧內劃分三個區間:主酒廊、私密的 Omakase 用餐區以及清酒與香檳酒吧。此外,每週五晚的「Aubrey After Dark」創新企劃亦不容錯過,現場 DJ 表演將整個空間打造成一場感官盛宴,帶來動感十足的音樂盛宴。

地址:中環干諾道中5號香港文華東方酒店25樓

Quinary

作為香港「Multisensory Mixology 多重感官調酒」的先驅,Quinary 將經典調酒技術與美食完美融合。酒吧運用旋轉蒸發儀蒸餾與低溫慢煮浸泡等高科技手法,萃取雞尾酒中意想不到的風味層次。招牌「Earl Grey Caviar Martini」以輕盈柑橘風味與茶香冰塊驚艷味蕾;「Ruby Rogue」則透過真空低溫烹調生蠔與香料展開深度風味探索。置身於原始而閃耀的工業風格空間。在此你不只是品飲,更是經歷一場感官體驗。

地址:中環蘇豪荷李活道56-58號地舖

The Savory Project

還記得《朱古力獎門人 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中 Willy Wonka 製作的的三道式晚餐香口膠嗎?The Savory Project 正是其成人版、以雞尾酒為主軸的進化形態並真實扎根於亞洲烹飪工藝。這家由 COA 的創始人掌舵的酒吧,顛覆以甜味為主導的調酒傳統,轉向以鮮味創作:「Thai Beef Salad」(花生冧酒、牛肉精華、椰子水、辣椒、馬蜂青檸)、「Biryani」(酥油、印度香料、龍舌蘭、梅子、東加豆、菠蘿、胡椒)、「Gari Gari」(酸薑、日本威士忌、百香果、柑橘醬油、蘇打水)等。試想像味噌、香菇和柑橘醬油,這些廚房常備食材化身為液態的味覺挑釁者,在六角形吧檯上邀請人們對話、實驗,並引發無數驚艷的回眸。

地址:士丹頓街4號

Penicillin

在 Penicillin,永續不是行銷噱頭,而是根本藍圖。作為香港首間「從農場到餐桌」的雞尾酒吧,這裡釀造、發酵並重複利用幾乎所有物料,將廚餘與本地植物轉化為高概念飲品。若你想支持他們的環保理念,不妨點一杯「One Penicillin, One Tree’ drink」,這是一款不斷變化的特色飲品,每點一杯,Penicillin都會在婆羅洲雨林種下一棵樹。另一款招牌雞尾酒「Diary of Young」則以蜜糖浸泡的黑麥和山羊乳清混合而成。Penicillin 坐落在一個充滿情調的石灰實驗室裡證明了零浪費絕不意味零格調。

地址:中環荷李活道23號金珀苑地下

Tell Camellia

在香港,飲茶被視為一種嚴肅的體驗,而 Tell Camellia 將這傳統帶入了全新境界。這間位於砵典乍街的酒吧,融合傳統茶道與當代調酒技術,創作出「Tea Tails 茶尾酒」系列。每款雞尾酒皆扎根於茶葉原產國度,產地遠至斯里蘭卡,近至中國,其「 T&Tonic」系列更加將茶葉與琴酒重新蒸餾融合。配合既奢華又溫馨的木質鑲板、綠調燈光、天鵝絨座椅,宛如值得慢慢分享的秘密基地。

地址:砵甸乍街45號The Steps ‧ H Code LG樓